農業減排固碳工作是實現“雙碳”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為促進農業低碳綠色發展、推動江蘇“雙碳”目标實現,去年6月,南京白龍有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南京普朗克科貿有限公司等5家江蘇企業取得全國首批零碳農産品認證證書,借助質量認證手段推動企業開展零碳農産品生産經營試點。
如今,全國首批零碳農産品認證企業獲證已滿一年。這一年,市場對零碳農産品反應如何?
如何進行碳産品認證
在國家首批生态農場——南京普朗克科貿有限公司溧水東廬山有機農場的有機田園裡,青菜、茄子、西紅柿等蔬菜長勢喜人,看似平常的蔬菜都有了含金量十足的新名片——“零碳農産品”。
南京國環有機産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紀兵解釋,零碳生産就是在生産過程中,通過施用有機肥、循環農業等措施實現土壤固碳,達到與生産過程中産生的碳排放相抵的目标。
實際上,農業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也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農業領域減排固碳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潛力所在,也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需求。
去年2月,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南京國環有機産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食品農産品碳認證制度研究,研究團隊制定了《零碳負碳農産品溫室氣體排放評價技術規範》和《零碳負碳農産品認證實施規則》,并于5月在市場監管總局取得認證資格備案,開創了國内零碳負碳農産品認證标準制定的先河。
“我們通過模型預測的方法,根據采集的土壤裡的各種指标以及環境數據,來預測農産品生産過程中土壤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然後用土壤裡面增加的有機質的含量和它的變化速率來預測土壤裡面固碳的量。從采集樣品、收集一系列必要參數,到最終計算出碳排放淨值,再到分析結果出具報告,整個認證過程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張紀兵表示,該模型能精準體現不同區域、生産類型和管理條件下溫室氣體排放的差别,為零碳農産品認證提供科學依據。
張紀兵介紹,目前,零碳農産品認證已經覆蓋我國江蘇、雲南、山西、廣東等9個省份的30多家企業。江蘇市場上銷售的零碳農産品品種約有100多種,其中産自江蘇的認證零碳農産品有30多個品種。
誰在撬起零碳“試驗田”?
“2003年開始,南農大在我們農場裡做了近十年的試驗,發現有機種植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機質。”南京普朗克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甯從事有機蔬菜生産20多年,種植面積達1300畝,零碳生産對他來說不是新鮮事物,得知有認證機構開始做零碳認證後他便加入試點。用有機肥代替化學肥料,建設高标準尾菜處理中心,将廢棄物發酵後作為肥料循環使用,增強土壤有機質和固碳效果。
在施用等量氮素的情況下,有機肥料産生的氧化亞氮(一種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化肥最多可以減少50%,同時土壤有機質增加可提升碳吸收量,“一減一增”實現零碳目标。經專業有機零碳認證機構測算,南京普朗克科貿有限公司生态農場有機種植項目每年的溫室氣體淨排放總量為-119.83噸二氧化碳當量。
南京白龍有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其藍莓和茶葉均獲得了首批零碳認證。公司總經理邱進告訴記者,公司種植園共2000畝,通過使用有機肥和對稭稈、雜草等進行堆肥循環利用,土壤一年可固碳約150多噸。
在江蘇農墾弶港農場有機農莊,不少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采摘、包裝火龍果。這些火龍果已經通過零碳認證。有機農莊占地428畝,主要從事瓜果蔬菜生産,品種包括西瓜、甜瓜、番茄、小黃瓜、橙子、草莓等。去年6月,江蘇農墾弶港分公司獲得全國首批零碳農産品認證證書。
“零碳農産品認證,提升了農産品的附加值。”有機農莊負責人沈祥告訴記者,“我們農莊在東台,沙土适合種植瓜果蔬菜,做有機農産品已經有25年了,生産規模最大的是黃瓤的‘小皇冠’西瓜。我們的西瓜主要是訂單式生産,銷往上海和南京等地的高端商超,銷量從2021年的不到20噸上漲到去年的34噸,今年接近40噸,不僅銷量增加,銷售價格也提升了,今年價格同比上漲8.3%。”在沈祥看來,零碳認證,對生産者來說并不複雜,如果果蔬生産常年都嚴格按照有機生産要求進行,全過程都符合有機認證,這樣的果蔬要做到零碳相對簡單。
誰會買單?
哪些人會選擇消費零碳農産品?記者随機采訪了十位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當他們聽到“零碳農産品”這個概念時大多顯露出茫然的神情,表示不太了解,自己選購時更注重“性價比”或“好品質”。“我一般是看什麼新鮮就買什麼。”帶着孫子的曹女士說。而在年輕群體中,“95後”女生田琳則表示:“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零碳農産品’,但想來應該和碳積分差不多,都是為環保做貢獻的。如果看見這樣的商品,價格也适中,那我會買的。”
宋甯告訴記者,公司和南農大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七八成的消費者是沖着健康、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購買,還有兩三成是出于環保意識購買零碳農産品。根據埃森哲《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43%的受訪者願意為環保産品支付溢價,且收入水平越高,為環保特質付費的意願越強。零碳“加持”下,去年6月至12月,普朗克的零碳有機蔬菜銷售總額約為320萬元,相較于2021年同期的銷售額264萬元,同比增長了21%。
“你看,這家北京的銷售公司專門提出要買零碳蔬菜。”宋甯掏出手機給記者看顧客發來的訂單需求,“以前國内消費者選擇有機食品,大多出于食品安全角度考慮,也有人是為了環保,做過零碳認證,可信度更高了。認證增加的生産成本對我們來說微乎其微,主要是增加人手,把農資使用記得更精準,生産方式沒有大變化,所以沒有漲價。”盒馬南京區域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盒馬在售的零碳蔬菜是取得零碳認證的有機蔬菜,兩者在價格上并無區别。
誰在助力?
在幫助農業企業進行認證的過程中,南京國環農産品碳認證負責人郭汝清注意到,常常有企業想要認證零碳農産品,又因認證費用“望而卻步”。他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可加強政策支持,立足江蘇綠色有機農業資源禀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出台支持政策,支持零碳農産品生産和認證,構築江蘇綠色低碳農業發展新格局。
當下,一些互聯網企業和電商平台更看好零碳農産品的發展,力推零碳農産品。近日,盒馬宣布成立可持續發展部。“目前盒馬共有4500多種商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其中包括4000多個有機認證商品,70多個零碳認證商品,50多個碳足迹認證商品等。”盒馬聯合創始人、盒馬(中國)副總裁沈麗說,未來盒馬會建立可持續供應商評價體系,甄别供應商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設立相關指标對供應商情況進行評價和賦能。
優先扶持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實踐的供應鍊夥伴,加強與供應商的綠色合作,提高認證的綠色可持續産品采購比例。
“相對比有機認證等成熟的認證制度,零碳認證是新生事物,社會知曉度較低,身邊的不少企業家和消費客戶還不太了解零碳認證,不知道這項認證對企業提升發展的好處,也不清楚零碳農産品生産對生态環境的益處,參與零碳農産品認證的主動性不強。”宋甯坦言,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加大對零碳農業的研究和推廣,将零碳農業的技術體系進一步完善。
随着碳足迹、碳标簽制度在國外的廣泛應用,碳足迹、碳标簽正逐漸成為國際進出口商品貿易通用的“通行證”。省市場監管局認證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在零碳農産品認證的基礎上,将開展農産品碳足迹标識認證,選擇茶葉作為試點産品,研究碳足迹核算、核查的技術路徑和方法,率先在茶葉産品領域探索建立碳足迹标識認證制度。通過試點提高零碳農産品、零碳旅遊景區、農産品(茶葉)碳标識等認證制度的社會接受度,持續擴大“雙碳”認證制度的知曉度和影響力、助力江蘇綠色低碳發展。
文字來源:新京報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