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ESG

碳中和丨藝術中的全球變暖:昨日贊歌,今日警鐘!

來源:真灼财經 時間:2023-09-15 22:09:19

字号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态危機,當代藝術界正在經曆一場深度變革。


但在氣候變化的讨論中,藝術的影響與重要性仍被低估。這些藝術實踐不僅提供了對環境問題的深入解讀,更是連接了繁榮的藝術和文化社群,為文化與生态轉型架起溝通的橋梁。


激進而前衛的藝術作品,常常與激進藝術傳統相連,可以視為一種文化調和手段。它們能夠觸及和激發公衆,無論這些人是已經深入氣候變化問題的參與者,還是與此話題相對疏遠的大衆。


實際上,藝術已經成為了一個有效的社會工具,能夠強調和加強環境意識。許多機構(如 Écoscéno)在其文化創作中都積極提倡生态責任觀念。而在這裡,我們更加關注那些能夠深度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和生态思考的藝術家。


微信圖片_20230915221256.jpg


曆史上看,把藝術與環境話題結合起來還是一個較新的概念。盡管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有關于環境的藝術實踐,但生态藝術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才真正受到大衆的關注。這些藝術形式更多地挑戰我們與大自然的關系以及對地球的态度和關心。


藝術賦予的意義


在魁北克,伊莎貝爾·哈耶爾(Isabelle Hayeur)等藝術家是這一運動的一部分。Hayeur 最近的攝影項目“狂野時光”将觀衆帶到了 2021 年夏季的不列颠哥倫比亞省,這一時期的氣溫創下曆史新高,并發生了嚴重的森林火災。她的叙述鼓勵人們反思氣候變化和土著習俗,敦促重新思考我們與森林的關系。


微信圖片_20230915221313.png


表演藝術家米卡勒·别林斯基 (Mykalle Bielinski) 利用戲劇表演來應對全球變暖問題。在她的節目“熱身”中,她展示了“生存熱身”,通過連接電池的自行車為她的表演提供電力。這一行為不僅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而且挑戰了傳統叙事,強調了能源創造背後的非物質性。


微信圖片_20230915221321.jpg


除了個體藝術家之外,TOHU 等組織也通過重新思考傳播環境和節目,将文化調解活動置于其舉措的核心來推動變革。TOHU 是一個當代馬戲場,也是思考氣候變化的調解空間。邁克爾·A·羅賓遜 (Michael A. Robinson) 等與 TOHU 相關的藝術家熱衷于升級再造,通過質量改造賦予材料第二次生命。


研究表明當前環境有利于推動社會生态轉型,藝術和文化部門在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這項研究出現了三個獨特的要素:實踐的規模、連貫性的需要以及叙述的中心性。


城市和城市空間是轉型相關反思的核心,尤其是在文化層面。城市是首選的幹預規模,擁有豐富的人力、技術和政治資源,對成功轉型至關重要。


連貫性至關重要。藝術和文化産業既是問題的一部分,也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他們不能再忽視自己的碳足迹,必須積極參與解決氣候問題。


藝術對氣候變化的曆史視角


藝術一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反映社會的歡樂、悲傷,甚至對環境的焦慮。

從曆史上看,藝術家們捕捉到了各自時代的精髓,從氣候變化的角度來看,這些藝術作品為人類與自然不斷變化的關系提供了深刻的見解。

1850年代,美國著名風景畫家弗雷德裡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被西北航道的魅力所吸引。他在加拿大海岸的探險創作了《冰山》,這幅畫展示了北極崇高而難以馴服的自然風光,這件藝術品以美國内戰為背景,強調了人性在大自然的壯麗面前的脆弱性。


微信圖片_20230915221324.png


快進到 21 世紀,叙述方式發生了變化。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等藝術家的裝置作品“冰表”強調了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埃利亞松的裝置作品以格陵蘭島融化的冰蓋上的冰塊為特色,放置在倫敦,鮮明地提醒人們北極的脆弱性。


微信圖片_20230915221326.jpg


藝術表現形式的這種轉變強調了我們對自然的看法的重大轉變。


從曆史上看,自然被視為一種不可改變的力量,但當代藝術反映了對自然脆弱性的認識。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的“自然國度:美國藝術與環境”等展覽展示了這一轉變。從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的《新娘面紗瀑布,優勝美地》等藝術作品中歌頌自然的力量,到瓦萊麗·赫加蒂(Valerie Hegarty)的《堕落的比爾施塔特》中描繪衰敗的風景,叙事已經從崇敬演變為反思。


内容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