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是指全球、國家、城市、企業等主體的碳排放在由升轉降的過程中碳排放的最高點,即碳峰值。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碳達峰,碳排放進入下降通道。我國目前碳排放雖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長期增速放緩,但仍呈增長态勢,尚未達峰。
“碳中和”即淨零排放,狹義指二氧化碳排放,廣義也可指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淨零排放,碳中和要求人為排放源與通過人為方式進行的林業管理碳彙、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等吸收彙達到平衡。碳中和目标可以設定在全球、國家、城市、企業、活動等不同層面。
2020 年9 月22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自此國際國内關于“雙碳”目标的熱度空前高漲。
“雙碳”是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等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由來
“碳達峰”是指全球、國家、城市、企業等主體的碳排放在由升轉降的過程中碳排放的最高點,即碳峰值。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碳達峰,碳排放進入下降通道。我國目前碳排放雖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長期增速放緩,但仍呈增長态勢,尚未達峰。“碳中和”即淨零排放,狹義指二氧化碳排放,廣義也可指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淨零排放,碳中和要求人為排放源與通過人為方式進行的林業管理碳彙、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等吸收彙達到平衡。碳中和目标可以設定在全球、國家、城市、企業、活動等不同層面。
“淨零排放”首次在正式渠道的氣候變化文件中提及是在2014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4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提到,如果要在21世紀末實現全球溫升比工業化前不超過2℃目标的話,需要在21世紀末溫室氣體的排放水平接近或者是低于零,即“近零排放”。“碳中和”“氣候中和”概念則是在2018年IPCC發布《全球1.5℃增暖特别報告》中提及的。氣候中和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對氣候系統沒有産生淨影響。該報告提出如果控制溫升不超過1.5℃,需要二氧化碳排放在2050年左右達到淨零排放。實現全球“碳中和”意味着氣候系統的變化在長期時間内将保持幾乎恒定。
在希望的田野上(攝影:金泉才)
我國提出這一目标的重要意義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強生态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目标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也是我國履行負責任大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曆史擔當。這是黨中央統籌國際國内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推動國内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态文明建設提供了着力點,也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和全面有效落實《巴黎協定》注入了強大動力,更為疫情後全球實現綠色複蘇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增添了新的動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工業革命後建立的基于傳統工業化模式的工業文明,代表了人類曆史上偉大的進步;但這種以工業财富大規模生産和消費為特征的發展模式,高度依賴化石能源和物質資源投入,必然會産生大量碳排放、資源消耗,破壞生态環境,導緻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不可持續。解決全球不可持續和氣候變化危機,就必須大幅減少碳排放,盡早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一方面,碳中和意味着經濟發展和碳排放必須在很大程度上脫鈎。這就要求從根本上改變高碳發展方式,從過去過于強調工業财富的高碳生産和消費,轉變到物質财富适度和滿足人類全面需求的低碳新供給。
這背後,又取決于價值觀念或“美好生活”概念的深刻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就代表這種價值觀念和發展内容向低碳方向的深刻轉變。另一方面,大幅減排和實現碳中和,又是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從傳統工業化模式向生态文明綠色發展模式轉變,是一個“創造性毀滅”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新的綠色供給和需求在市場中“從無到有”出現,非綠色的供給和需求則不斷被市場淘汰。中國采取大力減排行動,為加快這種轉變,建立了新的約束條件和市場預期。全社會的資源就會朝着綠色發展方向有效配置,綠色經濟就會越來越有競争力,生态文明建設進程就會加快。
如何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标,轉變發展方式和低碳結構性變革是核心,降低二氧化碳及溫室氣體排放是根本,碳彙和負排放措施是補充。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途徑主要是改變能源結構,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發電和其他能源轉換部門的效率;提高工業生産部門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單位産品能耗;提高建築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門的能源效率;減少森林植被的破壞,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場排放甲烷等。
增加溫室氣體吸收的途徑主要有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其中固碳技術指把燃燒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然後深海棄置和地下棄置,或者通過化學、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從各國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來看,可以實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也可以應用經濟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稅費,實施排污權交易;還需要鼓勵公衆參與,走低碳消費和低碳生活模式。
青山碧水 (攝影:周靜)
避免在碳達峰和碳中和認識上的誤解
碳達峰和碳中和兩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碳達峰目标提出後,有人說還有10年,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攀高峰”。這是錯誤的認識,不能在這10年間大上高碳項目,達到碳排放的“新高峰”後再考慮下降。我國的碳達峰目标一定是通過碳強度的逐步降低實現的,需要盡早降低高峰以便為碳中和騰出機會。
通過清潔煤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繼續發展煤電,也是不正确的想法。逐步減少煤炭和煤電并最終退出是大勢所趨,首先是環境的要求,要滿足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藍天白雲”成為常态,必須從源頭上治理。另外,是減碳的需要,由于煤炭是碳強度最高的能源,要實現《巴黎協定》目标,必須減少煤炭使用。
不過,利用CCUS技術會涉及成本問題,目前僅碳捕集的成本每噸二氧化碳最低也要300元,高的會超過800元。也就是說,僅碳捕集每度電就要額外增加0.3元錢,而光伏發電一度電成本0.1元,水電0.26元。埋存除了成本問題外,還涉及地質結構,是否有合适的地質區域去埋存,并且不會造成環境等風險,這些一定程度都會制約大規模的負排放。
有人認為不用減少排放,靠植樹造林就可以實現碳中和目标,這又是一種錯誤觀點。國家林草局2019年出版的《中國森林資源普查報告》顯示,我國森林碳彙一年4.34億噸,如果換算成二氧化碳,也隻有12億噸,碳彙量約占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0%。根據過去幾十年我國陸地生态系統固碳量增加的研究,60%的人工林碳彙增量來自森林面積的增加,而未來我國人工再造林面積增長非常有限,盡管在有效的人類經營管理下,我國陸地生态系統的固碳量将進一步提升,但其所産生的碳彙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要通過植樹造林的碳彙去彌補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部門約90%的排放顯然是不現實的。實際上綠色植物碳屬于氣候中性碳,種樹不在于碳彙,更重要的在于生物質能、生物多樣性,特别是生态系統功能。
一些人認為實現碳中和了就不需要考慮氣候适應問題,這也是片面理解。因為即使目前國際上所有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國家均能實現承諾,全球溫升到21世紀末仍将比工業化前超過2℃左右。2℃溫升對地球自然生态系統、人類社會經濟系統都存在風險,如全球升溫2℃會損失18%的昆蟲、16%的植物、8%的脊椎動物。因此,加強氣候變化風險的早期監測預警和評估,推廣适應技術,提高全社會和行業的氣候韌性仍是最現實和最緊迫的任務。
文章來源:元陽氣象,注:以上内容不存在商用行為,僅供行業知識傳播交流,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