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字母榜
作者:趙晉傑
編輯:王靖
54歲的雷軍,看着42歲的李想,或許滿眼都是自己十年前的樣子。
2014年前後,小米迎來輝煌期,小米及其所代表的互聯網模式,以及雷軍提出的“專注、極緻、口碑、快”互聯網思維,被外界狂熱追捧。但随着時間推移,“七字真言”早已被遺忘,連小米究竟算不算互聯網公司,也曾被挑剔的二級市場打上過一萬個問号,而“雷布斯”這個綽号,估計連新米粉都不知道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好幾年。随着新的硬件浪潮從手機跳轉到汽車,站在舞台中央布道的新一代“x布斯”,已經換上了李想那張新面孔。
雷軍
在近期開啟的第四屆年度演講中,雷軍一改往昔大談創業指南的風格,開始向年輕人灌輸心靈雞湯。同一天,正式上線的《李想·産品實戰16講》,一經發出便登上得到課程實時熱門榜第一,且維持至今。
《李想·産品實戰16講》中諸如“紅海市場,怎麼超越用戶需求?”“怎樣讓爆品從偶然成為必然?”“怎樣打造超越用戶預期的體驗?”等标題,在雷軍以往的著作《生生不息》《一往無前》《小米創業思考》中屢見不鮮。
小米和理想兩家公司當下的現實處境,也為李想“接班”雷軍染上了一層新的光暈。
不同于雷軍創辦小米時集齊各路大神,李想創辦理想時并沒有主動去挖各大車企的VP(Vice President,副總裁)、SVP(Senior Vice President,高級副總裁)和最頂級研發人員,招的更多的是中層,據李想解釋,這與早期創業階段融資不順利有關,“哪怕我們付出相同的錢,人家也選擇去華為,去百度,去阿裡,不願意來我們這裡。所以,早期的時候我們隻能選擇相信我們的人,但并不是很強的人。”
但就是靠着相對二流的造車團隊,成立8年的理想,已經在市值上追平了成立13年的小米。截至8月31日收盤,理想港股市值3211億港元,小米港股市值3090億港元。
小米上述市值表現,甚至不及2014年未上市前的450億美元估值。但小米也曾有過高光時刻。在2021年初被傳出造車消息後,小米市值一度飙升至超6000億港元。
“學渣”李想逆襲造車的故事,無疑進一步拉近了與新一代創業者的距離。但就像過去十年,很難見到有人模仿雷軍的七字口訣創立“下一個小米”一樣,用99元購買李想的産品方法論,真的能觸摸到打造“下一個理想”的真谛嗎?
與那些盯着增程式模仿理想的競争者相比,李想的直接競争對手名單中,即将加入雷軍的名字。
近期,被雷軍視為創業最後一戰的小米汽車,被曝已經獲取國家發改委批準的生産資質,且其北京工廠開始大量招聘工人,加速推進2024年一季度首款車的量産交付進程。
在成為中國首批特斯拉車主,以及共同投資蔚來汽車的交集之外,雷軍和李想,兩個不同時代的營銷大師,即将在造車領域狹路相逢。
A
雷軍和李想的一大共同點,是都善于向外部企業學習。
雷軍曾經公開分享過小米模式的四大學習對象,分别是向同仁堂學真材實料,向海底撈學口碑,向沃爾瑪和開市客學高效運營,向無印良品學設計;李想也曾分享過自己帶領理想汽車從谷歌學習OKR運營,從阿裡學習組織戰略的故事。
華為和蘋果,則成為兩人學習半徑中的交彙點。
李想号召公司全體學習華為的組織能力,導入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産品開發)體系,并要求管理團隊買來華為的公開書籍,每人不低于十本;雷軍則帶領小米在影像能力上與華為死磕,并在去年徕卡與華為合作到期後,主動與前者綁定。
如今,随着華為汽車業務鋪開局面,華為又從兩人的共同學習對象,變成了共同的對手。
蘋果則是激發兩人打造各自産品體系的靈魂導師。雷軍一直聲稱大學時在圖書館讀到的《矽谷之火》是他創立小米的源泉,那本書中就講述了蘋果聯合創始人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等人,如何設計蘋果電腦并借此改變世界的故事。近些年,為了沖擊高端市場,全面對标iPhone,更是成為雷軍的口頭禅。
與雷軍一樣自诩産品經理的李想,更是在多個場合大方承認,理想就是在學習蘋果産品開發模式。在李想看來,蘋果成功的邏輯主要有兩點:第一,把此前極緻奢侈的産品變成一個普通消費者有機會夠得着的産品;第二,在體驗上和技術上做出非常獨特的創新。
雷軍和李想,都希望複制蘋果的爆款産品經驗,并希望由爆款産品驅動企業高效運營,這背後的核心離不開一個性價比模型。
隻不過,兩人恰好走向了性價比模型的兩面:李想帶領下的理想,追求的是同等價格性能最好;雷軍帶領下的小米,追求的是同等性能價格最低。不同的價格定位下,理想暫時在豪華汽車陣營中占據一席之地;小米則仍在為高端化破局。
小米和理想獲取階段性成功的背後,也離不開雷軍和李想兩人的社交媒體營銷。兩人都已将自己打造成為公司最重要的IP資源之一。從微博粉絲量來看,兩人關注度都遠超公司:雷軍2281.8萬VS小米1380.8萬;李想220.9萬VS理想37.7萬。
主動制造矛盾和話題,是兩人維持社交媒體營銷的一大利器。李想就曾直言,“不管是好的關注還是壞的關注,沒有這麼多的關注,哪來越來越多的客戶到店量?”
諸如“藍山什麼的随便搞,我們根本就不在意”“很多友商那仨瓜倆棗的銷量,有啥可幹的?被迫害妄想症呀?我們核心關注的一直都是BBA的盤子”等出格言論,時常見于李想的社交媒體。
步入知天命之年的雷軍,基本已經看不到類似李想這樣的言論。但換成十年前的雷軍,妥妥一個翻版的“李想”。
比如在2016年訪談中,在評論小米之家模式時,雷軍曾表示,“我們的産品都是長周期的,如果客戶兩年和我打一次交道、進我店裡一次,我們就沒有辦法維持客戶的忠誠度。這樣我們就會像華為的線下店一樣——一個人都沒有。在清河五彩城,華為在我們對面開了一家店,這是找虐。”
B
雷軍和李想另一個共同點是,連續創業成功的經曆,成為塑造兩人IP形象的重要砝碼。雷軍帶領金山、金山辦公、金山雲、小米等公司,紛紛上市;李想也成功創辦了泡泡網、汽車之家和理想。
以雷軍提出的風口論來說,李想無疑是飄在時代風口上的“豬”:電腦在中國普及之際,李想做了電腦測評網站泡泡網;汽車消費興起後,又做了汽車評測網站汽車之家;新能源浪潮到來後,投身創辦理想汽車。
持續學習的能力,成為推動兩人不斷創業并成功的原因之一。
1999年,李想放棄高考,開始全職創業的時候,正在擔任金山公司CEO的雷軍,早已是業内知名的大佬:當時百度、騰訊、阿裡巴巴,才剛剛成立。
出任過金山網絡CEO的傅盛曾講過雷軍的一個故事,稱雷軍見到其他人永遠一副低姿态,“第一次見他,他手裡拿個小本,問我當時做360安全軟件的成功經驗,我說什麼,他就用筆都記下來。”
無獨有偶,2021年,李想在40歲之際給14歲的自己說了一些話,認為自己14歲掌握的方法論至今受用,即“人和人之間唯一的差别就是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其餘都是騙人的。”
馬斯克
在持續疊代的對外學習中,兩人都開始對汽車産生興趣。2014年4月,特斯拉CEO馬斯克,專程飛到中國,向7位中國首批特斯拉車主,交付鑰匙,其中就包括雷軍和李想。
驅使兩人相繼踏進一個又一個新創業賽道的更大動因,則來自對更大成功的渴望。
在2015年左右給李斌的蔚來汽車投了1500萬美元後,李想曾告訴自己的投資人黃明明,自己想要從汽車之家退出,下場造車。
面對黃明明“你傻呀,汽車之家眼看就要上百億美元市值的,為什麼要退出?”的疑問,李想回道:“我可能在有生之年再造一個豐田,還有什麼事比這個更刺激的?如果融不到錢,我自己先掏一億美元。”
在李想不斷找尋更大創業目标的路上,雷軍提早一步摸索到了方向。2010年,雷軍終于決定投身智能手機創業後,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和林斌都不理解,反問雷軍“你什麼都有了,創業圖什麼?”
雷軍曾反思自己在小米之前的創業經曆,覺得很多産品都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卻總是失之交臂,并認為“這是時代使然,公司基因使然,回天乏力。”
尤其是2007年10月,金山在香港上市後,看着市值隻有一家主流互聯網上市公司的零頭,雷軍曾告訴《财經》,他曾以為金山可以承載他的夢想。現在,他想做一家百億乃至千億美元的公司,“否則你做一家又一家10億美金的公司價值有多大?一次又一次複制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在一次次追逐夢想,并獲取成功後,雷軍和李想,慢慢積澱出了自己的一套産品方法論,并為自己未來的“創業導師”身份打下了基礎。
C
同樣有再造“下一個豐田”夢的雷軍,即将與李想同台競争。
定位SUV的理想,除了增程式之外,還開了四屏交互、車載冰箱等内飾先河,甚至引來外部調侃:理想賣的不是車,而是冰箱彩電大沙發。
在車内安裝家電,也是雷軍夢想中小米汽車應該有的樣子。宣布造車一個月後的直播中,雷軍曾舉了一組例子:今天的汽車裡為什麼不能集成一個新風空調功能,避免車内一氧化碳中毒?為什麼不能裝一個加濕器,解決空氣幹燥問題?為什麼空調不能集成空氣淨化器功能,解決霧霾?為什麼不能實現在夏天直接接一杯冰水?
“很多企業都在想怎麼把這些東西拿進汽車,而小米打算把它們直接做進汽車裡……”當時的雷軍意氣風發,稱“我們首戰即決戰,(2024年)到時小米發布汽車一定會代表當時的尖端技術和尖端水平。”
在小米宣布造車後,雷軍還與李想有過一次公開會面,發生在華夏同學會第32次的正式聚會上。當時雷軍曬出的合影中,涵蓋了李斌、李想、何小鵬、王傳福、王興、沈南鵬、程維、餘凱等汽車産業鍊相關的一衆大佬。
隻不過,與2021年3月小米宣布造車時相比,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争日益加劇,留給雷軍帶領小米汽車突出重圍的機會窗口正變得越來越小,而暫時在造車新勢力中獲得領先的理想,也遠遠未到拿下勝局的地步。雙方都在為規模拼刺。
雷軍曾以消費電子行業類比,認為“當電動車行業進入成熟期時,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競争将是殘酷的。”
相比雷軍要用10年—15年來實現上述目标,李想的目标則相對短些,希望未來三年理想“做到中國市場所有豪華品牌銷量的第一(即20萬元以上所有乘用車的銷量第一),交付量達到160萬輛/年。”
眼下,兩人的考驗都留到了2024年:屆時,小米首款汽車能否成為爆品,将決定着雷軍的造車計劃能否順利展開;理想的首款電動車型能否成為爆品,則決定着李想從增程式到電動的轉型,能否成功。
作為小米和理想内部的超級個體,雷軍和李想,各自憑借對未來趨勢的把控能力,創造過職業生涯的輝煌時刻,但正如Meta創始人紮克伯格所說,“從那以後,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愈發艱難,因為我們賭上的要麼是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要麼是數十億美元,并且這些決定的正确與否在5到10年内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參考資料:
《小米汽車終于“上岸”?》壹番
《小米汽車進入生産階段:開始急招大量工人,五大操作工種缺口達百人》新浪科技
《李想又要赴美上市了,高中辍學的他憑什麼?》何加鹽
《解密小米》财經
《自控又自我的李想,和他的造車軍團》晚點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