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發文:“YU7現象”折射中國經濟新預期
環球時報今日發文稱,最近半個月來,“YU7現象”席卷了整個汽車行業,也成為了社會各界熱議的公衆話題。
根據第三方數據,YU7上市72小時内,小米汽車全國335家門店中,平均每店鎖單800至900台,鎖單率高達75%-80%。對于YU7現象背後的原因,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厲克奧博首先将它歸因為中國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中國是全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儲蓄一定要轉化為消費,才能給經濟提供強大的動能。
用戶願意花這麼高的支出來購買一個汽車産品,體現的是對未來的積極預期,不管是對于中國經濟,還是對于自己的生活。我們有非常多有活力的、願意參與經濟活動的、對未來有着積極樂觀向上期待的年輕人。他們相信,生活還是會越來越好的,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未來增長的一個基本的底氣。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小米所處的制造業産業鍊上有成千上萬的公司,這是一個非常複雜龐大的一個産業生态。以YU7的銷量來算筆經濟賬:18小時鎖單24萬台小米YU7,意味着是近千億工業增加值,這為供給側改革帶來極大機遇。“YU7現象”提供了一個供給側改革在新時代的樣本路徑:不再是簡單的去産能或降成本,而是用先進科技激發消費需求,進而以高質量生态反推供給側系統性升級。
“YU7現象”發生在當下的中國,不僅在全球汽車工業史上立下了一座裡程碑,也成為世界深刻理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本:科技創新的驅動、超大規模市場的托舉以及消費信心與産業升級的雙向奔赴,正在構建中國經濟的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