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00002.HK)料中期錄得虧損EnergyAustralia遠期合約公平值現不利變動
中電控股(00002.HK)公布,由于EnergyAustralia遠期合約的公平價值出現大幅度不利變動,預期集團将于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6個月錄得綜合虧損。
中電表示,鑒于澳洲甚具挑戰和極端的能源巿場狀況,集團的會計盈利受到負面影響。根據截至今年5月底止5個月的未經審計綜合管理賬目,EnergyAustralia由于不利的公平價值變動錄得相關稅後虧損約72億元,導緻該集團的綜合營運盈利虧損約37億元。
最近幾周,在大型燃煤發電廠停運和商品價格高企的雙重影響下,全國電力市場繼續出現極端和異常的價格飙升和波動。為應對這些狀況,澳洲能源市場營運商(AEMO)于6月12日對昆士蘭州的電力現貨價格實施了價格上限,行政價格上限為每千度電300澳元。此外,于6月15日,AEMO暫停全國電力市場的現貨交易,是該市場自1998年成立以來首次,因為AEMO認為“在确保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及可靠電力供應的同時,要繼續經營現貨市場已變得不可能”。暫停市場交易的安排屬臨時性質,并會每天進行審視。
EnergyAustralia正專注為AEMO提供所有可用的發電量和能源,同時以安全和積極态度應對可能影響電廠停運的問題。在如此困難的供電條件下,這是支持EnergyAustralia客戶的最佳方式。到目前為止,AEMO仍能維持其系統運行,确保繼續為所有客戶供電。盡管市場交易暫停,遠期合約價格相對曆史水平仍處于高位。
上述的當前特别市場狀況,加上EnergyAustralia本身的營運狀況,在短期内對集團的盈利貢獻産生了重大和不利的影響。
澳洲業務以外,截至今年5月底止5個月,集團其他業務的盈利與集團去年同期的表現大緻相若。
中電指出,今年上半年的狀況仍未确定,将取決于6月30日的市場價格。屆時錄得的虧損可能比截至5月底的金額較多或較少,但預期仍會對集團的營運盈利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碧生源(00926.HK)料中期收入跌30%至35%
碧生源(00926.HK)公布,根據該集團的管理賬目及該公司對于銷售情況的統計及評估,該公司截至今年6月底止6個月的營業收入按年将有30%至35%的下降,且預計将錄得虧損。
該公司指出,上半年業績表現預計較去年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受新一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部分城市采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對公司營銷業務及物流配送帶來一定影響;主營産品減肥藥品的上半年預計出貨量按年下降約50%,平均結算單價亦有所下降。
碧生源稱,由于上半年涵蓋的期間尚未完結,中期業績尚未完備,中期業績預期将于8月發布。
華和控股(09938.HK)料年度純利降
華和控股(09938.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該集團管理層目前可得的其他資料,預期截至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純利介乎90至190萬港元,相比上一年度純利600萬港元。
該公司指,預期純利減少主要因持續采取積極的定價策略,應對建築業日益激烈的競争;防疫抗疫基金項下的保就業計劃政府補助減少;及若幹建築項目因疫情所緻現場安排的意外變動而産生的額外成本。
禦佳控股(03789.HK)料全年少賺80%至85%
禦佳控股(03789.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一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獲得之其他資料,預期截至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收益将較上年度的8.7億港元減少45%至50%;該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預計較上年度的3,710萬港元減少80%至85%。
董事會認為上述收益減少乃主要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導緻該集團的重大分包合約延期開工。溢利減少主要由于沒有收取政府發放的保就業計劃及防疫抗疫基金的非經常性補助約3,650萬港元,導緻本期間的其他收入減少。
國際精密(00929.HK)料中期稅後純利減少45%
國際精密(00929.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截至今年5月31日止五個月之管理層賬目及董事會現時可得資料而作出之初步審閱,該公司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除稅後純利按年減少大約45%。
該公司表示,除稅後純利減少主要由于疫情持續對整體經濟環境及業務造成的負面影響,導緻今年首5個月之收入減少;原材料單位價格上漲,生産成本增加;及首5個月獲取之政府補助金額減少。
融太集團(01172.HK)預計年度将轉虧約2.7億港元
融太集團(01172.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截至今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評估及管理層目前可得之資料,與上一年度溢利300萬港元相比,預計3月止财政年度将錄得虧損約2.7億港元。
董事會認為,該集團的業績由盈轉虧乃主要受到物業發展業務的淨虧損影響,主要由于就四川省自貢市物業發展項目計提存貨減值撥備。
義合控股(01662.HK)預計全年溢利下跌不超過65%
義合控股(01662.HK)公布,根據該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及董事會現時所獲得資料的初步審閱,預計3月止财政年度錄得來自持續經營業務及已終止業務溢利将較上一年度的3,830萬港元下跌不超過65%。
董事會認為該集團于2022年财政年度的溢利大幅下降主要歸因于年内并無政府補助;水産貿易附屬毛利減少而蒙受重大虧損;内地附屬利息開支增加;及分占一間聯營的溢利減少。
該公司尚未審定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業績。僅于所有相關業績及會計處理定案後,該集團方可确定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務業績。由于該集團财務表現亦可能受本集團資産及負債的估值等其他因素左右,可能導緻須确認額外減值虧損及或撥備。故此,倘有進一步重大财務資料,該公司将另行刊發公告。
華音國際(00989.HK)估計全年淨虧損大減不少于80%
華音國際控股(00989.HK)公布,根據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及董事會現時所得到的信息而作出之初步評估,,預計截均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淨虧損将較上一年度的5.15億(人民币.下同)大幅減少不少于80%。
該集團于本财政年度的淨虧損大幅減少主要由于上年度一個物業項目錄得價值減值撥備1.82億元;及持作出售已落成物業錄得價值減值撥備約4,360萬元。
此外,估計虧損減少亦歸因于該集團于本财政年度因出售其位于吉林市的項目公司而産生的一次性收益約為6430萬元;償還若幹銀行及其他借款後,财務成本減少約3490萬元;該集團于本财政年度因從持作銷售之已落成物業轉至投資性物業而産生一筆扣除遞延稅項的一次性重估收益約3610萬元;及因應若幹已完成項目預提成本最終确定導緻相應财政年度的成本增加約3340萬元,但于本财政年度沒有此類費用。
與相應财政年度相同,該集團于本财政年度并沒有任何已竣工并交付的新物業項目。該集團位于長春市九台區的新物業項目,原預計本财政年度竣工,然而由于吉林省新冠疫情的影向,該項目的竣工及交付日期不得不推遲。因此,本财政年度的物業銷售乃主要來自以往年度已落成物業項目的餘下住宅及商業物業單位。
民商創科(01632.HK)料年度轉虧
民商創科(01632.HK)公布,根據對該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審閱,與上一年度純利2,560萬港元相比,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錄得虧損介乎600至900萬港元。
董事會認為有關虧損主要由于收益成本上漲;市場競争激烈導緻溢利率下跌;及2019冠狀病毒病持續爆發,導緻需求下降,令貿易業務收益減少。
正利控股(03728.HK)料年度業績轉虧
正利控股(03728.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與上一年度純利1,150萬港元相比,預計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錄得虧損介乎1,700至2,000萬港元。
董事會認為,該集團錄得虧損主要是由于主要由于确認收益下跌;及其他收入及收益減少。
鼎億集團投資(00508.HK)料全年轉蝕不超過1.02億港元
鼎億集團投資(00508.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之未經審核管理賬目所作之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資料,與上一年度純利4,300萬港元相比,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财政年度錄純損不超過1.02億港元。
該集團之财務表現下滑主要由于物業發展收益減少;上年度因修改可換股債券條款産生一次性收益約6,900萬港元;及預期信貸虧損之減值虧損增加。
美建集團(00335.HK)預告全年溢利增長不少于50%
美建集團(00335.HK)公布,根據對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對目前可得資料之評估,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将較上一年度的4,600萬港元增長不少于50%。
該公司指,該增幅主要源于收益增長及投資物業公允值增值。
南南資源(01229.HK)料虧轉盈
南南資源(01229.HK)公布,根據董事會目前可得資料及對該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最近期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審閱,與上一年度虧損221萬港元相比,預計截均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将錄得除稅後溢利約6,600萬港元。
該公司指,轉虧為盈主要由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行煤礦開采及煤炭銷售之煤礦業務收益大幅增加至2.75億港元;及按公平值列賬之可換股債券公平值增加約1,100萬港元。
僅就說明用途,倘并無計及于2022财政年度内可換股債券公平值上述增加之影響,預期該集團2022财政年度之除稅後綜合溢利将約7,700萬港元。
佳甯娜(00126.HK)料全年最多賺2,500萬港元
佳甯娜(00126.HK)公布,根據董事會就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及目前可得資料作出的初步評估,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财政年度錄得溢利不多于2,500萬港元,相比上一年度溢利1.11億港元。
該集團溢利下跌主要因年内香港及内地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為餐飲、食品及酒店業務帶來嚴重影響;政府發放的寬免及資助減少;及上年度錄得重大投資物業重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