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首頁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首頁 > 财經

财政預算案集中推動經濟複蘇,正确邁步創造新經濟支柱産業

來源:真灼傳媒 時間:2023-02-23 09:42:38

字号

香港-财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宣讀了香港政府2023-24年度财政預算案,提出一系列纾困措施,其中包括稅務寬減、縮減版消費券計劃, 并向關鍵行業提供财政支持,以及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旨在加快本地經濟複蘇,并增強香港的長遠競争力。

 

緻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陳錦榮表示:「面對龐大的财政赤字,以及人口老化導緻開支飙升,加上投資新經濟的資金需要,政府急需全面審視稅制,考慮能夠拓寬稅基的可行方法,同時不影響香港令人欣羨的低稅率營商環境,并且能夠提升其為未來投資的能力。我們敦促政府拟定長遠計劃,确保未來的繁榮和在複雜的外圍環境中就各類風險未雨綢缪。」

 

加快數碼經濟和創新發展是正确方向

 

經濟結構多元化和數碼化轉型是香港未來的關鍵。為進一步加快企業數碼轉型的步伐,預算案預留了5億港元,讓數碼港推行「數碼轉型支持先導計劃」。鑒于第三代互聯網(Web3)的增長潛力龐大,預算案将撥款5,000萬港元加速推動Web3生态圈的發展。由于虛拟資産是Web3生态圈的重要一環,政府将成立并領導一個虛拟資産發展專責小組,成員包括相關決策局、金融監管機構,以及市場人士,就行業的可持續和負責任發展,向政府提交建議。

 

針對科研成果轉化和生命健康科技研發這兩大範疇,預算案将撥出60億港元用作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主題研究院。為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預算案預留了30億港元推動相關建設。它亦計劃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

 

陳錦榮表示:「雖然我們肯定政府在鞏固創新和科技行業的生态系統以及利用科技促進經濟增長所作出的努力,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劃撥更多資源去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經濟有潛力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此外﹐在公務員編制零增長下,我們關注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及人手去支持衆多新專責小組及新措施。」

 

蓄勢建設香港成為綠色金融和科技中心

 

為發揮「一國兩制」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加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政府将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邀請綠色科技、綠色金融、綠色标準認證等業界代表協助制訂行動綱領。政府将緻力讓綠色項目除了通過傳統渠道融資,亦可通過金融創新更便捷靈活地獲取資金,并加強與大灣區及國際市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外彙基金将會物色專注于可持續投資的基金,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區内首屈一指的可持續金融平台。

 

陳錦榮指:「我們樂見政府加大力度把握綠色金融和科技蓬勃發展的龐大機遇。在急速演變的全球經濟中,鞏固香港的領先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其接通中國和世界的「超級聯系人」角色,亦是非常重要。香港加快綠色金融發展和數碼化基礎設施建設,将可鞏固其促進國際資本流通的領先角色,在未來保持領先優勢。」

 

需要采取全面周詳的方案加快經濟複蘇

 

為能在利率上升和宏觀經濟發展阻力持續的環境下減輕公衆的财政負擔,政府今年将再次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2期發放總額5,000港元的電子消費券消費券。預算案亦會寬減2022/23課稅年度100%薪俸稅,上限6,000港元,全港190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将減少85億港元。

 

此外,預算案調整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标準稅率)的稅階,以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特别是中小單位。預計這項措施将會令37,000名買家受惠,政府每年因而少收約19億港元。為鼓勵繼續聘用年長雇員,預算案建議提高雇主為其65歲或以上雇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稅務扣減,由現時該等開支的100%增至200%。

 

陳錦榮總結:「一次性纾困措施的提振效果短暫,我們建議政府應采取深謀遠慮和全面的方案去吸引投資和人才,從而振興本土經濟。香港正面對勞動力萎縮的問題,挽留和吸引人才對商界和香港整體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亦樂見政府提出一系列支持青年發展的措施,可惜未見政府增加公共教育的撥款。我們建議政府給予更多誘因去推廣銀發族就業,并且向首次置業人士提供更多緩助。」

 

 

來源: 緻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微信掃碼 > 右上角點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