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灼财經2024年1月18日訊,緻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發布題為《數據資産的價值釋放:挑戰與機遇》的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對企業數據資源實施新會計規則,有助促進數據資産融資和交易,從而釋放數據資産的價值,并為企業開拓新的集資機會。将數據資産計入資産負債表,可令企業資産種類更為豐富,并提升企業的估值,但當該類資産被抵押或買賣時,企業亦要面對數據資産估值以及個人資料和敏感數據保護所帶來的挑戰。
自2024年1月1日起,根據中國财政部頒布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企業數據若符合會計準則,便可歸類為無形資産,而在商業活動中供出售的數據資源則可被确認為存貨。
該新會計規則是中國緻力建立龐大數據市場的其中一項舉措,數據已被喻為「數碼經濟時代的石油」和歸類為「生産的新要素」,與土地、資本、和人力并列。企業能利用數據資産,增強其預測客戶行為、謀劃業務戰略、精簡營運管理,以及産生收入的能力。
緻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合夥人潘宏烽先生表示:「我們認為新的會計法規将能讓企業釋放數據資産的内在價值,從而有助提升盈利能力和改善财務狀況。預期數據密集型企業,例如互聯網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和電訊公司等,最能受益于新的會計法規。」
潘宏烽先生補充:「然而,創造價值和融資機會伴随着數據資産會計入表、估值和管理方面的挑戰。數據擁有權誰屬仍然不清晰。例如,會籍系統中的個人私隐數據,是否由商業實體控制;數據尚未産生經濟效益時,很難界定和衡量其價值;而數據的及時性和适用性,以及産品技術進步等不穩定因素,也令數據資産的可用年期難以估計。鑒于現在尚未有活躍的數據市場,而因應不同目的所使用數據的内容和背景也有所不同,數據資産之間缺乏同構型,所以做估值時難以找到可比較的數據資産作參考。此外,在收集、分析和使用數據時,也牽涉倫理和隐私問題,例如是否過度地收集個人資料,作超出合法範圍的用途。」
緻同留意到新的會計法規将會鼓勵中國企業劃撥更多資源去加快将數據變成資産并從其賺取收入。報告發現,中國的數據資産融資發展趨勢正在增強。于2023年6月,貴陽農村商業銀行通過評估預測模型,發放了貴州省首筆以數據資産為質押的融資貸款,融資額為一千萬元人民币。于2023年7月5日,中國首隻數據知識産權資産支持證券在杭州成功發行,總金額1.02億元人民币,票面利率2.8%,期限358天,以145項知識産權做質押。
與傳統無擔保公司債務相比,利用數據作為融資的質押品,可減少放貸方的風險。借款方發行數據資産支持證券後,可保留數據資産的正本以确保業務持續暢順營運,當一旦發生債務違約時,放貸方可出售所保留的數據資産副本。美國的航空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利用其顧客忠誠度數據作為質押品籌借新債,就是企業利用數據資産融資的好例子,當時包括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的美國航空公司将其會員計劃的未來現金流作為抵押品,籌借了數十億美元的貸款。
潘宏烽先生總結:「數據就是力量,而且越來越強大。香港既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所覆蓋的城市,因此,我們敦促香港政府積極探索 數據資産的識别、認可、證券化和交易所帶來的機遇,從而利用我們各種專業服務和金融服務的人才和經驗去促進國家和各行各業的發展。在數碼資産演化的新世代,企業需要熟識大數據技術、網絡安全、會計和估值概念的内部專業人員和外聘專家,幫助其在财務報告準确反映數據資産的價值。」